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作者: 5848vip威尼斯电子游戏

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转化为人体所需各类营养素,并排出食物残渣。随着年龄增加,消化系统各器官出现功能减退,影响老人营养状况。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系主任刘晓红,教您如何维护人体重要的营养“转换器”。 六点提示消化系统老了 消化系统涉及多个器官,它们的衰老进程会像车间生产线一样同步吗? 消化系统涉及多个消化管和消化腺,其衰老时间有差异。口腔、咽喉从40岁开始衰老。胰腺分泌功能从50岁开始减退,但因为胰腺和小肠分泌功能强大,消化腺的衰老对人体的影响并不大。胃肠道运动功能从55岁开始下降,包括食管和胃的蠕动能力、胃排空能力、结肠蠕动功能。肝脏到70岁时开始衰老,肝重量随增龄而减轻,80岁时肝脏重量会下降1/4,肝血流量每年降低0.3%~1.5%,酶活性与诱导性下降。实际上,消化系统功能减退是衰老和老年病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衰老表现,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适应这些生理变化,避免过度检查和用药。 消化系统衰老会给人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 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具体有六大方面的改变:1.味觉改变。口重,对酸、甜、咸的感觉降低约4~7倍;口苦;渴感减退,造成盐摄入多,饮水少,容易出现脱水。此外,降压药、降糖药、抗抑郁药、抗生素等约200余种药品也会引起味觉和食欲的改变。2.嗅觉退化。人到80岁后嗅觉会显著下降,而痴呆、帕金森等退行性病变早期就会出现嗅觉减退。加之视力减退,对食物的色香味感知差,出现食欲减退和营养不良。3.吞咽能力下降。因咀嚼肌和口咽肌群等功能减弱,30%~40%的高龄老人会出现吞咽异常,表现为饮水呛咳、误吸。4.食管和胃的蠕动变慢。90岁后食管几乎不蠕动,贲门口松弛,出现胃食管反流。另外,胃容受性扩张能力变差,胃蠕动和排空能力下降,易出现腹胀、早饱等消化不良表现。5.结肠传输功能减慢。加之摄入膳食纤维和饮水量不足,常常出现便秘。6.肝胆功能减退。出现胆石症,以及肝脏的血流量下降,加之老年人因多种慢性疾病服用多种药物,易引发药物性肝损害。 老人消化病难在找病因 消化系统衰老主要有什么影响,哪些问题就诊率较高? 消化系统衰老最大的问题是影响食物摄入、消化和吸收,引发营养不良、肌少症和衰弱。在内科就诊的老年患者中,近1/3患者因消化症状就诊。患者诉求较高的问题有以下几个:胃食管反流,即至少每周发生一次烧心反酸,老年人群发病率约16%;肚子胀,消化不良所致;便秘或腹泻。这些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相关。 老年人消化症状很多,治疗难点在哪儿? 治疗老人消化病最难在于区分患者是衰老带来的生理性改变,还是疾病导致的病理改变,或者是精神心理问题的躯体化表现。所以诊疗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优先调整生活方式。衰老是自然规律,出现问题先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避免每出现1个症状就加1种药,形成“药物瀑布”。2.对症处理。症状缓解了就停药,有症状再吃。如果持续服用2周无效,也该停药。如胃食管反流,长期服用抑酸药会影响蛋白质消化,胃酸还有杀菌作用,长期抑酸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增加肺部感染风险。3.避免按照成人单病指南诊疗。老人的消化问题并非单病导致,要区分衰老和疾病,还要考虑多种疾病和治疗之间的关系、心理问题、社会支持等,需进行综合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多方面干预。 应对胃食管反流,长期吃抑酸药行不行? 老人会出现很多消化道的症状,但很多人在应对消化道症状时存在一些误区: 长期吃抑酸药。为应对胃食管反流等问题,很多老人常期吃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抑酸药。一片抑酸药会抑制胃酸12个小时,长期吃会造成钙、铁、叶酸、蛋白质等营养素吸收障碍,以及肠道菌群失调。 必须每天排便。很多老人认为每天排便才健康,而排便次数与食物种类和液体摄入量有关。当食物经小肠吸收后,约有1200毫升食糜进入结肠并停留至少48小时,最终有1/10成型粪便排出。因此,两三天排一次,只要大便不干硬,都是正常的。若使用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芦荟、大黄等,反而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引发其他问题。 应对消化不适,不能光靠药 吃药就能管好消化道衰老问题吗? 老年医学的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维护人的功能状态,促进体力、脑力(认知功能和情绪)等内在能力的发挥。衰老与疾病不同,非药物的干预很重要,不要出现消化问题就靠药物解决,腹胀只需细嚼慢咽、少食多餐、分次饮水即可;出现便秘,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多次饮水;腹泻可能和胆汁不足等有关,少吃油脂类食物。很多药物本身就会引发消化道问题,如铁剂、钙片、利尿降压药、抗抑郁药可引发便秘。肠胀气是因为除了便秘导致细菌过度生长,抗生素、抑酸药也可能引发肠道菌群紊乱,可用肠道益生菌调节。 各种促进消化、增加肠动力的保健品是否有用? 市场上各类促消化、促胃肠蠕动的保健品属于对症处理,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建议长期服用。 哪些好习惯有利于延缓消化系统衰老? 消化系统衰老最大的影响是导致营养不良和肌少症。所以维护好消化系统功能很重要。建议做好几点:1.保持口腔和牙齿卫生,定期检查口腔,牙齿残缺不是衰老的表现;细嚼慢咽可以减轻胃的负担。2.定时喝水,少量多次饮水,每天液体摄入量约30毫升/公斤体重,天热、运动时适当多喝。3.饮食中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老人每天需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建议多吃燕麦片等全谷类食物,还可以吃1个苹果和新鲜牛奶,乳糖不耐受者可吃初榨橄榄油、芝麻酱等润肠,不建议吃凉食。4.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改变食物质构来适应衰老,如将硬的食物打碎,确保摄入的食物能够满足人体需求,优质蛋白质要三餐均匀摄入,摄入不足时可口服肠内营养制剂补充。5.不要乱加药。避免多重用药,服药种数多的老人看病时要带上用药记录单或药盒,医生核查,看看哪些药物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6.维持良性社交。独居、听力障碍、疫情都会造成社交疏离,多人备餐、聚餐,不吃剩菜可以增进食欲,增加饭量。 对老人来说,营养好比人体防御开关,营养供不上,即使是小病也会导致大问题。消化系统衰老很少造成消化吸收不良,一旦老人发现自己出现乏力,或食欲减退、吃饭减少1/4,或体重减轻等情况,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拜月、赏月、团圆节日,在民间的重要性仅次于春节。因为八月十五在整个秋季七、八、九月的正中间,所以称之为“中秋节”。一年一中秋,圆月圆相思。自古以来中秋便是家人团圆的日子,旅居漂泊在外的游子们通过仰望皎洁如玉的皓月,寄托思念家乡,期盼与家人团聚的情感。李白的著名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便是这种感情的抒发。因此中秋节也被叫作”团圆节“。中秋佳节,团圆之夜,吃月饼、尝肥蟹,食桂赏菊,合家观月之时,有哪些养生保健的常识和预防疾病的注意事项,需要5848vip威尼斯电子游戏了解的呢? 中秋时节养生 一、养神怡情。中秋养生首重保持乐观开朗,心情愉快,不可过度感伤与忧思。暑热已尽,秋风瑟瑟,百花凋零,容易让人触景生情,心生忧愁。尤其老年人,他们常有凄凉、垂暮之感,再遇上不顺心之事,极易心情抑郁。应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万事万物的变化,经常外出秋游,令人心旷神怡,以怡情养神。 二、防寒保暖,应对“秋寒”。中秋以后,秋寒秋燥等“肃杀之气” 易趁机侵袭机体,所以这是个容易多病的时节。中秋节前后,是天气明显转凉,早晚温差大的中秋阶段,人体新陈代谢放缓,老人、孩童及体弱多病者容易罹患感冒、咳嗽等病症。人们心中常有一个疑惑,”春捂秋冻”科学合理吗?要正确理解“春捂秋冻”,秋冻的科学依据在天气初凉,人的毛孔顺应时令特点会闭合起来抵御寒冷,此时穿衣太厚容易让毛孔受热反而开放,待到突然降温时寒气便可从开放的毛孔侵入人体而使人患病,因此初秋中秋要“缓添衣“。但“秋冻”也要有度,要因人而异,体质较好,有过耐寒锻炼者,可以缓穿衣,增强寒适应,能令免疫力代偿性增强,迎接冬天的到来;而体质较弱,素有旧疾的人则应“谨防秋冻“。应对秋寒秋冻,要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温差大,不贪凉,夜温低盖好被褥,日间衣着不宜过厚,以不着凉为度。勤泡脚养肾,泡到身体微微发热为好;艾灸足三里和涌泉穴,有助于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三、饮食有方,应对“秋燥“。中秋温差较大,白天时常炎热,天气干燥,中医把这种气候特点称为“秋燥”。秋燥不仅是一种气候特点,也是外感六淫邪气之一,最易伤肺。燥气伤肺,会令人出现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痒,胸闷气喘,大便干结等症状。中秋时节食疗上遵循“燥则润之”的方法,饮食调护要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的药膳食材为主。首先注意补充足量的水分,多吃萝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银耳、百合等,药膳中选加银杏、麦冬、川贝、沙参、冬虫夏草等具有滋补肺阴的药材;可服用银耳雪梨粥,百合莲子粥、大枣玉米粥、黑芝麻粥,冰糖蒸梨等以助滋阴润燥。还要注意在秋补养阴润燥的同时,不忘适量补食山药、芡实、韭菜、香菜等食材健运脾胃功能,以防消化不良和发生胃肠疾病。 四、运动养生。中秋前后宜加强运动调养。秋高气爽,要注重增加户外活动多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肺功能,在冷热相宜的早晨散步、跑步,进行有规律的晨练,不但能够调气息,还接受了耐寒训练,使身体能适应接下来的深秋、寒冬的冷刺激,为安度秋冬作准备。但要避免激烈的运动,不主张锻炼的大汗淋漓。秋主收藏,中秋节后的运动应以调摄气血、不伤津耗气为原则,并依年龄及个人体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运动,否则消耗过多的能量和大量出汗,反而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寒燥湿等邪气从肺部和开放的毛孔侵入人体而致病。 中秋防病 预防心脑卒中。中秋之后来到秋冬之交,气温变化大,冷暖不定,天气日趋寒冷。从中秋节开始,进入了一年当中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有研究表明这一时期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占全年发病率的69.5%。原因有三:第一,日渐寒冷的天气令受到寒冷刺激的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升高的血压可反射地引起心脑血管痉挛,加之高危人群中老年人大血管中有脂类沉积与硬化斑块,导致血流不畅,极易促使心、脑血管病发作和复发。其二因秋冬季气候干燥,人体处于“脱水”状态,血液变得浓缩、粘稠,流动缓慢,也容易诱发心脑卒中。此外,中秋以后天气多变温差较大,风寒燥邪等常乘虚而入,引起人们罹患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或使原有呼吸系统疾病加重,这也是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预防过敏性疾病。随着天气干燥,冷热不定,温差变大,中秋以后出现了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比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哮喘等。防治此类疾病,需注意保暖、充足的休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温燥食物,对抗秋燥、秋寒,防止发生过敏。 预防其他秋季常见病。秋属肺,肺金肃杀而偏燥,要特别注意预防感冒、呼吸系统疾病;天气转凉,身体疲劳时抵抗力容易下降,消化功能和胃肠抗病能力减弱,容易出现急性胃肠炎,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肠炎者,秋季也容易复发。中秋节后愈发日短夜长,情绪容易压抑烦躁,应当多外出散步、秋游,调畅情志,驱散阴霾,以防出现抑郁情绪。 科学品尝月饼 中秋节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月亮和月饼了。先聊月饼。中秋之夜,合家团聚,坐在一起品尝美味月饼自是不可少。吃月饼有讲究,可将月饼切成若干小块,然后细嚼慢咽,有助于品出其美味,也利于消化。营养学专家建议“品清茶尝月饼”。吃甜味月饼宜配饮花茶,有香甜兼受之妙;吃咸味月饼饮乌龙茶或绿茶为佳,有清香爽口之感。吃月饼配以茶叶,还能帮助消化。月饼主要成分都是糖和脂肪,因此月饼最好是在早上或中午吃,晚上应少吃或不吃,老年人更应如此。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另外,患有胃炎或十二指肠炎的病人要慎食月饼,尤其是不宜空腹食用月饼;“三高人群“(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患者进食月饼宜“浅尝辄止”,不可大快朵颐,糖尿病人可以选择低糖或无糖月饼来满足自己的味蕾;胆囊炎、胆石症患者,脾虚消化功能减退者,都要注意少食月饼,以免引起疾病急性发作。一般人吃了过量月饼而引起的不适主要是消化不良,在此推荐一款食疗助消化方“山楂麦芽水”,取山楂片和炒麦芽各3 0克,加3克甘草,加水适量煎煮半小时为两碗,分早晚两次服用,能纾解进食过量月饼后的消化不良症状。 理性赏月 月圆时阖家赏月,往往会使人的感情兴奋,老年人在月圆之夜如果赏月过久,会伤血耗气,头晕目眩。中秋赏月时还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在户外停留过久,以防受凉感冒。因此,中秋赏月要适度。 节气、时令养生体现的是中医治未病思想与智慧,也是国家着力建立的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三位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中的预防保健的重要内容,为了给患者们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毓璜顶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多年来不断地传承、创新、发展,创建了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以及省市重点专科,建设了在烟威地区享有盛誉的田文国家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邹勇名中医工作室、王利党员名医工作室等,以不断地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培养、引进了大量的中医人才,开设中医治未病门诊,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