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CopyrightShineU 2016

中医认为:“七情”太过,疾病缠身

中医认为:“七情”太过,疾病缠身

中医认为,人之所以患病,不外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节以及运动不当等问题。其中,情志失调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谓情志,是指人体对人、事、物的不同情绪反应,最有代表性的七种情志活动称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正常情况下,七情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不会致病;但七情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限度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危害健康。七情是如何影响健康的?需要了解中医的五行学说。

中医认为,宇宙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动态的平衡协调关系;而它们之间的相乘(乘虚侵袭)、相侮(恃强凌弱)则破坏着事物的平衡。人体小宇宙与大自然是互通互应的,人体的脏器、情绪与五行对应分别称为五脏、五志。

七情与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关系密切。《内经》将七情归纳为喜、怒、忧、思、恐“五志”,并分属心、肝、肺、脾、肾“五脏”。情志的产生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不同的、过极的情绪变化会攻击不同脏器,人体就会得不同疾病。

木的特性为“木曰曲直”,曲直是指树木枝干向外周舒展,有生长、升发之意。木在五脏中应肝,故肝脏的特点是喜条达舒畅恶抑郁。木在五志中应怒,暴怒伤肝,怒则气上,勃然大怒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造成肝气上逆、肝火上炎,导致出现面红目赤、头晕头痛、口苦口干、两胁胀痛、小便黄赤等多种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会猝死。俗话说的“怒发冲冠”“火大殒命”就是这个道理,三国里的周瑜正当盛年之时被活活气死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火的特点是“火性炎上”,具有温热、升腾的特性。火在五脏中应心,心为阳脏,主神明、主血脉,在五志中应笑。心情愉悦、心气舒畅本是一种良性情绪,然而过于喜可使心气弛缓、精神涣散,出现神昏妄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乐极生悲,《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举后暴喜伤心诱发“失心疯”,行为举止极为可笑。

土为万物之母,特点是生化、承载、受纳。土在五脏中应脾,故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土在五志中应思,思则气结,若思虑过度会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和化生气血功能,导致脾化生气血不足,难以濡养全身各脏腑组织、四肢百骸,出现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头晕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长期劳思太过伤脾,以致脾虚不能化生气血,统血功能失调,患血崩之症而亡。

金代表金属物质,剑是典型的金属制品,有杀戮之气,平日装在剑鞘里,有沉降、肃杀、收敛的特性。金在五脏中应肺,肺主气司呼吸,在五志中应悲。悲则气消,长期情绪悲伤,或受突发事件打击过于悲痛,会耗伤肺气,使意志消沉、抵抗力下降。林黛玉就是悲伤肺的典型人物,常感花伤己,内心沉溺于悲伤的情绪,致使肺气耗损,常年咳嗽,年纪轻轻就因过度悲伤咳血而亡。

水曰润下,具有滋润、向下、寒凉、闭藏的特性。水在五脏中应肾,肾主水、主生长发育,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在五志中应恐。恐则气下,恐惧过度可耗伤肾气,导致气机下陷,使肾脏的封藏、固摄功能失职,出现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等症状。俗话说“吓得屁滚尿流”是恐则气下的生动写照,孩子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受到恐吓,会因元气下坠而生长发育迟缓。

由此可见,性格不同、情绪过度变化会导致人们得不同的疾病。日常生活中,大家要注意调摄情绪,主张常喜乐、去忧悲、节思虑、防惊恐,使气血平和,保持情绪稳定,养成健康人格,避免七情五志过极使五脏受损而患病。在中医情志疗法中,以情胜情就是利用一种或多种情绪去调节、控制、克服另外一种或多种不良情绪的心理疗法。《内经》指出:“悲胜怒,喜胜悲,恐胜喜,怒胜思,思胜恐。”例如,在愤愤不平之时,听听旋律忧伤的乐曲;悲伤难抑时,多找几部搞笑片看看;感觉飘了,多想想潜伏的危机,可把涣散的心气收住;工作殚精竭力疲倦时,来一场拳击训练发泄一下;感到恐惧不安时,多用用脑子,“深思远虑,则见事源,故胜恐也”。

标签:
,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